
星球有几个爱捣蛋的家伙,一逮到机会,就举牌「乐总广发黑」。![]()
早年轻易销户,至今每申广发信用卡必败无疑,已成本人「标志性黑点」。
都知道俺喜欢招、交行,排第三的,是广发。我的玩卡启蒙,其实是由广发卡开始。

看着像广告这篇,观点和结论得到不少朋友认可。于是萌发我想为每家熟悉的银行都整理一篇「真香」系列,谈谈各家最好/最有代表性的活动。
这个计划没有确切的时间线,觉得啥时候写最合适,就会逐一落实。

感谢小伙伴@Wallace爆料,众所期待的广发信用卡周五星巴克「买一赠一」活动,今天(10月11日)再度重启,本期到12月13日,每周五为活动日。
玩法没啥变化,不熟悉?咖啡熊今天写(撞文)了:《惠 | 吃着火锅唱着歌,刷广发卡喝星巴克》,也可扫码关注「惠喝咖啡优惠助手」,不错过更多「星巴克x信用卡」优惠喝法。

小乐不想再复述活动,倒是想借这个活动再次归来,谈点个人看法。
同是信用卡x星巴克合作活动,我认为广发「周五买一赠一」比中信「9分享兑」更出色,虽然后者一直被当做银行x星巴克合作的经典案例。
只要是广发信用卡,不分卡种、等级,基本都能参加(仅除少数情况外,细则有说明)。
可以说,就是广发全(卡)民活动,用户在办/用卡时,可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卡种,没啥约束的条条框框。
大部分银行,要么,限制白金卡及以上才能参加,要么,只有指定卡种才行,受惠人群一下子缩小很多。
没有前期消费额/笔数达标要求、没有购买金额要求、不用事后领取活动回馈,而支付渠道只需通过「发现精彩」APP完成即可。
持卡人不必记一堆复杂规则、不用为资格达标而忙于各种消费、也不会有错失奖励的遗憾。
常看到一些活动,持卡人总为凑不合理的刷卡金额而烦心;因为一不小心触发叠加优惠而导致反薅;好不容易成功购买,隔几天又忘了领取奖励……各种不爽。
活动也好,产品也罢,应致力于如何让持卡人多得到一些即时满足的「爽点」;就算一时做不到,也不应该任由一个又一个「槽点」产生。

通过一个活动,指望同时完成 发卡数/活卡率/客户端活跃度/客单价 KPI,又希望靠人们的善忘本性以节约成本,这样的算盘,由不得持卡人用脚投票。
简单粗暴、即时的快感反馈,是最管用的「招数」,广发这个活动做到了。
别的不说,看看浦发中信中行这几家银行每月的境外返现,就可知人民群众对此有多激愤。
广发星巴克活动是少有的不设名额限制、不必限时抢兑、接近无脑玩转的典范,并且按卡不按户,霸气非常。
活动设置奖金/名额限制,原因可以理解,但与之相比,不设限制却又能持久举办的活动,是不是就更可看出策划者的「功力」?
砸一次钱做活动、发产品,不算很难,难的是长期能够这么坚持「投钱」做活动和产品。
存货卖完,下架结束,银行预算可控KPI完成、目标用户满意、星巴克获益。

招行活动不错,小乐偶尔也用,但这个活动,更多满足是像我这样「日常有喝星巴克习惯」的人群(其实我还不算是重度习惯),吸引新客势能有限。
平时不爱喝星巴克的,很少有人就为这点「刺激」会考虑买一杯,也很少有人就为这点优惠会想着办张信用卡,毕竟平均下来每次就便宜几块钱。
几块钱优惠未必能打动路人喝上咖啡,几十块钱或许可以,「买一赠一」正击中这一心理。
我相信,无论对于广发信用卡还是星巴克,各自新户的增加一定是持续可观的数字。要不,以星巴克这么强势霸道的商家,广发活动很难延续至今,一定程度上说明,大家都对活动效果满意。

很多活动被持卡人吐槽,共同点是:真正受益主人群不是持卡人。
比刷卡量、笔数的活动,普通持卡人有几个玩的过大老板?而各种星巴克、送券活动,导致「权益买卖」的事实,已不需要遮遮掩掩,最获益的还是🐂🐂们。
为什么一些银行对这样的现象始终熟视无睹,对活动机制不思改进?原因耐人寻味。
而广发这一活动的设计机制,却是有效减少了权益买卖,更多惠及到真正持卡人和刷卡用户。如此,活动才能展现应有效果,并持续引发口碑效应。
今日份推文,本来昨天发的,被IHG x 南航热点抢了先。
碎碎念写了一堆,也是想分享自己对活动的一些认知,来自于平常同朋友们的交流。
你是否认可我的说法,觉得广发这个活动怎样?想通过留言听听想法。
IHG x 南航话题,太热,引得我这种平时不怎么爱蹭热点的也没忍住,不过昨天发的急了点,只讲活动本身,没来得及弄清更多细节。
不管怎样,我觉得这就是一次较低成本的「随手一薅」,真需要也好、尝鲜也好、凑热闹也好,都值得试试,没必要上纲上线。
我的几位朋友后来都整理了各自的经验与想法,可以过去看看:
免费双顶级会籍!IHG至悦+南航金卡!只不过。。。
*本文仅为个人心得分享,不含任何商业软性植入
![]()
知识星球 小乐常旅课
微信小程序 懂酒店
返现服务号 省钱助手网
联系合作 LePoints@foxmail.com